清明假期市場要聞點評(04月05日)
2022年清明小長假期間,主要大宗商品期貨漲多跌少,國際原油價格漲幅最為顯著,其次為豆綜油脂價格,有色金屬錫鋅易有不俗表現。國內股指受利多政策引導,二季度料迎來開門紅局面。
國內清明假日要聞及點評如下:
1、有關地產社評,強化地產行業政策拐點預期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中國建設報社主辦,中國房地產報,4月3日發表關于房地產發展重要社評,題目為《實事求是主動作為落實中央房地產良性循環重要精神》,文章強調:“3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發展面臨新挑戰,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要抓緊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舉措,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穩定經濟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的措施,制定應對可能遇到更大不確定性的預案。……當前,對于房地產領域的工作,在執行力度、態度和速度三個層面,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去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的工作目標要求,時不我待。……主動作為、迅速作為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綜合媒體)
點評:國內當前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程度較為嚴重。數據顯示,3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套數和面積同比均為-48.5%,腰斬式下滑;1-2月土地購置面積和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分別為-42.3%和-26.7%,分別較2021年全年下滑26.8和29.5個百分點;1-2月百強房企拿地金額較去年同比下降62.7%。這種背景之下,年初以來,房地產行業的利好政策不斷。已有鄭州、福州、南京、哈爾濱等40多個城市陸續出臺調降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放開限售等政策。4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發布《關于促進市區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取消了限購政策,同時松綁了限售政策,這是今年全國首個同時放松“兩限”的城市,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盡管海外美元利率走高,但國內銀行間卻寬松跡象顯著,房地產市場預期拐點的關鍵即市場利率正在下降。4月2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回落至1.3080%,銀行間7日質押式回購利率回落至1.6000%。有關房地產社評,一度以“主動作為者,上!不作為者,下!”為題,釋放強烈的行業信號。港股周初開市,地產板塊延續春季躁動,抬升恒生指數強勢反彈,清明假期后國內股指走勢,存在樂觀指引。
2、國內股指迎來利好,易于從一季度的暴跌中恢復性反彈
4月2日,證監會發布了跨境監管新規的相關征求意見。即:《關于加強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征求意見稿)和《關于加強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征求意見稿)》修訂說明。
堅定支持企業根據自身意愿自主選擇上市地;減少不必要涉密敏感信息進入工作底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刪除了“現場檢查應以我國監管機構為主進行”的表述,做出了少見的讓步。
此前,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證監會和其他監管機構正在起草框架方案,將允許在紐約上市的200多家中國公司中的大部分保住上市地位?紤]給予美國獲取大多數在美上市公司審計底稿的全部權限。彭博的引述,這在征求意見稿中,得以初步框架性印證。(綜合媒體)
點評:安然公司會計丑聞后,美國頒布了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審計,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檢查。在隨后的20年中,中國由于自身安全考慮,一直拒絕準入。特朗普時期開始,這一由來已久的審計問題被政治化,變得愈發敏感。2021年3月24日,由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通過了《外國控股公司問責法》(HFCAA)引發市場對于中概股巨大退市風險的擔憂。過去13個月,描述中概股權重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最深跌去逾70%。中概股危機式崩跌,也引致港股、A股螺旋式熊市下跌,一季度我們所遭遇的,是國內股市少見的、慘淡的開年表現。直到3月16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召開了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具體研究資本市場中概股問題,市場便出現了轉機。4月2日,證監會發布了跨境監管新規的相關征求意見,做出了少見的妥協讓步,預計將極大穩定國內資本市場信心,從制度安排層面,為國內關聯股指恢復性反彈上漲奠定基礎。
3、美國非農數據,或進一步強化美聯儲升息預期
4月1日周五夜里8:30,美國發布的3月的非農報告顯示,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43.1萬(不及預期的49萬),失業率降至3.6%(優于預期的3.8%,為兩年來新低);2月就業人數被上修至75萬人(前值為67.8萬);勞動參與率 62.4%(高于上次的62.3%)。引人注意的是,平均時薪同比增長5.6%(高于上次的5.1%,也高于預期的5.5%),是自2007年以來的一系列數據中較大的一次。這一分項數據,可能表明美國正經歷嚴重的薪資通脹。當夜22:00,美國3月ISM制造業PMI數據發布顯示,3月份制造業指數從2月的58.6降至57.1,跌至2020年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原本預期將上升至59.0,巨大的反差引發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綜合媒體)
點評:3月31日,2022年FOMC票委、堪薩斯聯儲主席喬治在紐約經濟俱樂部就經濟和貨幣政策前景發表線上講話,她表示,在通脹遠高于美聯儲目標且就業市場緊張之際,美聯儲必須更迅速地改變目前的貨幣政策。3月非農就業強勁,薪資引發的通脹憂慮在進一步發酵,預計美聯儲加息將提速, 5月甚至6月分別加息50個基點達到可能性在增加。2022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或升至2%以上,關注4月7日本周四美聯儲將公布3月議息會議紀要,預計將有更多“縮表”的討論。近遠期美債收益率利差倒掛,意味著美國對抗通脹的同時,也在增加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
4、盡管利空利多消息異常交織,“商品之王”原油技術強勢反彈
3月31日,歐佩克+繼續堅持每月小幅增產的計劃,頂住了消費國要求加大增產的壓力。與此同時,眼看高油價就要威脅到中期選舉,美國總統拜登同日祭出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釋放計劃,從5月開始,美國將在6個月內每日釋放100萬桶石油,總計預釋放1.8億桶原油,相當于全球約兩天的消費量。
4月1日,國際能源署將在主要原油消費大國之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新的戰略儲備釋放,進一步緊急釋放石油儲備,以冷卻飆升的油價。3月,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為了穩定油價,曾同意釋放6000萬桶原油儲備。國際能源署現有31個成員國,其主要成員為歐洲和美洲發達國家。
據價格報告機構Quantum Commodity Intelligence,國際能源署(IEA)計劃最早于巴黎時間周一18:30(北京時間4月5日周二00:30)宣布,成員國已同意釋放1.2億桶原油。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上周五已同意再次釋儲,但直到周一上午才就規模和時間的細節達成一致。
當地時間4月4日,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同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通電話。電話中阿卜杜拉希揚表示,伊朗已準備好在維也納會談中達成一項良好、可持續的協議,但美國因“過分要求”從而延長了維也納會談。此外,他批評了美國對伊朗個人和實體實施的新制裁。此外兩人討論了雙邊、地區和國際問題。
4月4日,俄外長稱,俄方第二次嘗試要求就烏布查事件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未成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稱,美國及其盟友們正討論針對俄羅斯能源領域實施新一輪制裁。(綜合媒體)
點評:我們清明假日前的一周,在美國和IEA原油儲備釋放消息的打擊下,國際原油單周跌幅逾13美元,錄得十數年以來最大單周絕對額跌幅,在規模和持續時間上,美國祭出的將是史上最大規模原油儲備釋放,此前,2021年11月釋放了5000萬桶,2022年3月又釋放了3000萬桶。不過根據IEA數據,目前美國SPR僅有5.683億桶原油,已處于 2002年5月來最低水平,如果再減去本次計劃釋放的1.8億桶,美國SPR僅剩下不到4億桶,為1984年以來最低水平,這意味著美國的SPR不再有任何有效的緩沖空間。預計儲備釋放對市場的影響短期化,可能僅帶來原油價差結構的變化,而對俄制裁、伊核談判遇阻等問題影響,WTI原油市場或找到新平衡,預計會在90美元-120美元區間高位強勢震蕩。
新紀元期貨研究所
2022/4/5